<address id="lnfrh"></address>

<noframes id="lnfrh">

<noframes id="lnfrh"><form id="lnfrh"></form>

<address id="lnfrh"></address>
<noframes id="lnfrh"><form id="lnfrh"></form>
<em id="lnfrh"><span id="lnfrh"><span id="lnfrh"></span></span></em>

<em id="lnfrh"><address id="lnfrh"><nobr id="lnfrh"></nobr></address></em>
首頁 > 教育 >

史大林已任廈門大學副校長

發布時間:2023-08-20 16:50:21來源:網絡轉載
廈門大學官網“現任領導”一欄最新信息顯示,史大林已任廈門大學副校長。

此前,史大林任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院長。

史大林(資料圖圖片來源:中國僑聯官網)

官方簡歷顯示,史大林生于1977年10月,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博士生導師。

據中國僑聯官網報道,1996年,史大林免試保送進入廈門大學生物系“國家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學習。完成本科學業后,他先后赴香港和美國深造。2003年獲香港科技大學生物學碩士學位,2005年獲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環境科學碩士學位,2011年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地球科學博士學位。

博士畢業后,史大林回到廈門大學工作。對于自己的這個選擇,史大林說:“在海外求學期間,深深體會到無論走到哪里,都是中國人,只有祖國強盛,我們的腰桿子才會直。畢業后,我和夫人立刻回到母校廈門大學,希望能為祖國的海洋和環境學科發展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在廈門大學,史大林組建了“海洋生態生理學與生物地球化學研究組”,致力于海洋生物地球化學與全球變化研究,聚焦“海洋生態系統中痕量元素的地球化學循環與浮游植物生理生態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全球變化對二者相互作用的影響及其效應”這一全球變化領域的重大前沿科學問題。

2014年,史大林帶領的研究生團隊被評為“福建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標兵”。2015年,史大林獲得了廈門大學“我最喜愛的十位老師”榮譽。2021年,史大林作為專業負責人申報的廈門大學環境科學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另據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官網報道,史大林與妻子洪海征是大學同學,后相繼前往香港和美國深造,2011年6月底,史大林完成博士論文答辯后,洪海征就帶著他們4個月大的寶寶回到廈門,入職廈門大學。史大林則在整理博士階段的數據和樣品后,于2011年10月也回到了廈大。之后,兩人為了可以建立國際一流的痕量金屬潔凈平臺,開展海洋前沿研究。

“我出生在一個歸僑家庭,祖輩和父輩是上世紀50年代的菲律賓歸僑。爺爺奶奶曾是菲律賓華僑抗日游擊支隊(“華支”)的外圍成員,歸國后,積極參與祖國建設。爺爺作為早稻田大學畢業的電氣專家,奔波在閩南各地,幫助建立不少工廠;奶奶積極服務于統一戰線。姑姑作為中國第一位海外求學歸國的海洋學女博士,幾十年來堅持教書育人,為中國海洋科學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洪海征說。

史大林和妻子洪海征(資料圖圖片來源: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官網)

共青團廈門大學委員會官網報道,史大林非常享受大學老師這一份職業。“雖然我在科研和教學之間的時間分配是7:3,但這并不意味著對我而言教學是排在科研之后。其實從大學的功能來說,教學的重要性應該要更甚于科研。”史大林說,講授研究生課程的時候,他絕非循規蹈矩按照課本內容授課,而是打印出學術界最經典的或新近發表的論文來講解。“搞科研的人,最主要的是一個‘新’字。”

此外,史大林還先后擔任中國僑聯青年委員會委員、福建省僑聯青年總會副會長、廈門市僑聯青年委員會共同會長、致公黨廈門大學總支副主委、廈門市歐美同學會副會長、致公黨廈門市委員會副主委、廈門市政協委員等職。

今年8月18日,史大林當選福建省僑聯第十一屆委員會兼職副主席。

資料來源:廈門大學官網中國僑聯官網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共青團廈門大學委員會等

(來源:中國僑聯官網)

(責編: admin)

免責聲明:本文為轉載,非本網原創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